計量科學是整個科學技術體系的前沿,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,也是現代工業發展的三大支柱之一。計量是實現單位統一、保證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,關系國計民生。它涉及各行各業所有領域,儀器計量,并按法律規定,對測量起著指導、監督、保證作用。計量檢測水平高低是衡量企業市場競爭能力的重要因素。一個企業的計量檢測水平決定了其產品技術水平和質量控制能力。
設備初始校準周期如何確定
設備初始校準周期的確定應由具備相關測量經驗、設備校準經驗或了解其它實驗室設備校準周期的一個或多個人完成。確定設備初始校準周期時,實驗室可參考計量檢定規程/校準規范、所采用的方法和儀器制造商建議等信息。此外,實驗室可綜合考慮以下因素:
1)預期使用的程度和頻次;
2)環境條件的影響;
3)測量所需的不確定度;
4)較大允許誤差;
5)設備調整(或變化);
6)被測量的影響(如高溫對熱電偶的影響);
7)相同或類似設備匯總或已發布的測量數據。
計量和標準的目的都是為了追求統一。計量是為了實現測量活動、測量結果的全球統一。從本質上講,計量就是現代社會中基礎的標準化活動。大數據時代的今天,計量中心,計量更是一切數據有效性的源泉。計量科學的本身就是為了建立和優化不斷進步、永無止境的計量標準。計量標準是物化的標準、是客觀的標準,是建立在科學真理基礎上的準繩。我們在談到質量時,合肥計量,經常說“沒有規矩不成方圓”,計量機構,所謂規、矩,分別是指校正圓和方的兩件計量器具。當規和矩合二為一時,便為規矩,指的是法度,標準。規、矩和規矩之間,就形成了內在聯系。可以說,沒有規、矩,何來規矩?沒有規矩,規、矩何用?如果我們認為標準確定了需要方、圓及其規格大小,則計量確保方是方、圓亦為圓,以及方圓之規格符合標準之規定,也就是確保了質量的預期。因此,可以說,標準規定了質量的要求,計量確保了質量的實現,計量是標準的基礎,更是質量的基礎。
您好,歡迎蒞臨合肥科準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